找到相关内容1423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西藏寺院神舞“羌姆”的起源

    大师之后第二位重要的密法传播者。   再者,莲花生与寂护、无垢友等印度高僧一道,以大辨论及斗法的形式击败了苯教徒,将其逐出吐蕃境外。在当时,虽然佛教传播已形成很大的势头,但传统的苯教依然为众多贵族和...苯教的反对派及远离佛教哲学的广大民众,而充满咒术色彩的密乘仪式却能与苯教的法术一比高下,从而取得慑服人心的效果。实际上,有关金刚舞创编的事迹,正是以莲花生降妖伏魔的形式传颂古今的。   据西藏古史记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987449.html
  • 在生活中禅修

    形式来临。若认识到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努力,无论成败,修行便有趣味。   就像行山一样,若我们只想著行到山顶,快些达到目标,只渴望到时可以一览秀丽的风景,那整个行山的过程变成苦差,只有当到达山顶这一刻才...面前的事情。在这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形式的困难与失落,如何可以欣然地欣赏自己所付出的努力,成也好,败也好,心的反应渐渐减轻,心便渐渐变得自由与安详,而不是再是以往的激动与烦厌。   我亦建议他们都可以...

    葛荣居士

    |禅修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175387615.html
  • 静海大和尚访谈录

    文章的中心思想。还要注意写作的形式,比如文章的开头,是开门见山、首句点题,还是曲折委婉、水到渠成。   佛教史、国史,也是两个老师讲,要求老师把每个阶段出了哪些人物,哪些事情,要重点突出讲出来。让...

    慧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104687812.html
  • 宗教改革:慧能禅学的深层结构及意义

    解释和改造,但在天台学说中,三十七道品、六度等在形式上仍起决定性作用,内容上也有不少存留。   慧能的“自性能含万法”、“于一切法不取不舍”命题,是弘扬自性,贬抑万法,呼唤伦理回归的宣言在这一宣言下,...

    刘孟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60688143.html
  • 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关老爷像及其藏蒙文刻文

    喇嘛的西藏文印文,又将之指向西藏上师那裡、指向老爷信仰跟清朝国家的关联,但西藏地区佛教中並无此种老爷造像;顶上及两边雕刻藏文、蒙古文,形式属汉文化的联语,内容则是西藏蒙古文学堆砌辞藻的风格;民歌反映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2688659.html
  • 佛教与青海蒙古族

    ”。拉让除在大寺院外,还独立建在偏僻山林、雪山中,是专事静修的雏形寺院,有佛殿、活佛居室等建筑,僧侣比日朝较多,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形式。寺院内的拉让,既是活佛及其侍从的住处,又是他们的办事机构,总管活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0588672.html
  •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(2)

    》中已保存有最古之譬喻。佛教在很早时期,便利用此种形式来宣教,故佛经中寓言成份极多,藉以启发智慧、唱出真理也,宣教度生之方便也。绝对之理,本非言诠所能表示,不得已而在寓言譬喻中,予以启示。《楞严经》云...兴味,不过它们对于后期的佛教文学底思想与形式上很有关系,是不可不知道的。戒本为修多毗崩伽之根本,而犍度中所载行事仪式底根本在作法表白 (羯磨跋茶),在犍度中所记祈祷底密咒 (曼荼罗)与吠陀文学中释净行书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95988761.html
  •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

    蓬勃发展,他将龙树菩萨的甚深密意——究竟深奥的缘起之理,以千变万化、不拘形式的生动道理进行揭示,为世人写出了惊世骇俗的《中观根本慧论释》,也即为众人所称道的《佛护中论释》。在所有解释《中论》的论典中,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1588763.html
  • 研律指南──印顺法师对《律藏》集成的探究

    从《僧祇律》的“杂跋渠”看,其内容有二:1四种受具(自受具、善来受具、十众受具、五众受具);2论“十众受具”之合不合格。由于学风不同,大众《僧祇律》保有“摩得勒伽”形式,有“四种受具”事缘而无佛传的编...

    清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88983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,薪火相传

    思想方面──把握缘起深义,多说缘起,少说性空   依《印度之佛教》以为基础,他先撰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》,以探讨《阿含经》与《广律》的形式与内容,然后又以《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》,来探讨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189873.html